2021年云南村官行测备考:政治常识题
作者:博思公考发布时间:2020-11-07分类:村官浏览:26评论:0
行测作为公务员等国家公职人员招生考试中必考的一门课程,主要通过常识判断、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言语理解与表达等题型,考察考生的知识储备、逻辑思维、理解领悟等综合能力,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2021年云南村官行测备考:政治常识题,请大家认真完成。要想在行测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平时的积累是必不可少的,所以记得每天做做模拟题。
1.西方法律格言说:“法律不强人所难”。关于这句格言含义的阐释,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凡是人能够做到的,都是法律所要求的
B.对人所不知晓的事项,法律不得规定为义务
C.根据法律规定,人对不能预见的事项,不承担过错责任
D.天灾是人所不能控制的,也不是法律加以调整的事项
【答案】C。解析:法律不强人所难”是一句古老的法谚,它的意思是法律不强求不可能的事项或法律不强求任何人履行不可能履行的事项。这是期待可能性理论的核心所在。法律不以“圣人”的道德情操要求众人,但法律不阻碍进步,故法律也不能以“小人”的标准去定分止争。要求人们对不能预见的事项履行义务是不可能做到的,因此要求人们对不可能做到的事情承担责任也就是“强人所难”。所以法律规定,人对不能预见的事项,不承担过错责任,这正是“法律不强人所难”的体现。故答案为C。
2.下列公文中,( )属于公文“请示”的结束语
A.特此函达
B.此致,敬礼!
C.当否,请指示。
D.请尽快办理。
【答案】C。解析:请示的结束语,通常用公文习惯性专用语言提出带肯定性的要求,目的在于引起上级机关的注意,求得上级机关的明确答复。可根据请示内容或主送机关的不同,作适当的表达。一般说来,请示批准,可用“如无不妥,请批准”“当否,请批复”“请予审批”等;请求指示,可用“请指示”等语。请示的结束语,一般应在请示事项结束后,另起一行。
3.某人数约为500人的工厂,现公司人力资源要统计人数,已知该厂人数除以6余3,除以7余2,除以8余1,求该厂共有多少人?
A.483
B.502
C.513
D.544
【答案】C。解析:此题我们通过观察会发现除数与余数的和相加均为9,则该自然数应满足N=168n+9(n=1,2……),当n=2时,N=345;n=3时,N=513;n=4时,N=681。由此可知,选择C选项。
4.要诊断准确并且救治及时,那么这个病人就不会死亡。现在这个病人不幸死亡了。如果上述断定是真的,下面哪项也定是真的?
A.对这个病人诊断不准确,但救治及时
B.对这个病人诊断是准确的,但救治不及时
C.如果这个病人死亡的原因是诊断不准确,那么救治不及时不会是原因
D.如果这个病人的诊断是准确的,那么,造成死亡的原因一定是救治不及时
【答案】D。解析:题干第一句是充分条件假言命题“诊断准确并且救助及时→病人不会死亡”,而题干告知我们“病人不幸死亡”了,否定了其后件,可以推出否定的前件,即“病人死亡了→诊断不准确或救治不及时”,再根据选言命题的推理规则,如果诊断准确,则可以推出救治不及时,即D项正确。故答案选D。
5.“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是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选拔官吏的标准。用现在的观点来看,与公务员任用所坚持的( )原则相一致。
A.论资排辈
B.管理与监督并重
C.为才是用
D.任人为贤,德才兼备
【答案】D。解析:“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强调的是德才兼备。故正确选项为D。本题相关知识点: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这是我们党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是对党的组织路线和干部政策的丰富发展,是新时期党的干部工作的重要指导方针。
相关推荐
你 发表评论:
欢迎- 村官排行
- 最新发布